作者 | 祖杨 不知不觉,搜狐新闻马拉松,已经办到第十六季了。 6月17日,第十六季搜狐新闻马拉松在深圳开跑。和往年一样,“跨界大咖跑团”汇集了社会各界明星名人,从企业家王石,体育界名人郎平、张丹、张楚桐,到歌手艺人汪峰、金莎、李慧珍、印小天、李斯羽、徐梦洁,再到资深媒体人胡锡进、主持人关凌和卫然,这其中既有常参与的老朋友、也有新加入的新生力量。 同时,本季搜狐新闻马拉松设置了线上直播间,观众可以实时观看和了解明星跑步时的状态和心得,例如汪峰边跑边唱《灿烂的你》,金莎分享自己与男友的幸福日常。这些真实又即时的反应成了二次发酵的话题来源,#汪峰参与那英我是歌手选歌#、#金莎夸陈乔恩恶毒后妈演的好#、#张朝阳周鸿祎帮高考生选风口专业#都引发网友热议。
而跳出活动来看,搜狐新闻马拉松更像是一个「缩影」,记录着行业的变迁和搜狐的迭代。 马拉松运动本身没变,与之相关的传播方式和出圈内容却一直在变。从早期的图文到视频再到如今的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立体报道,观众可以更即时全面看到正在发生的一切。相对应的,搜狐本身也在浪潮中不断「流动」。作为中国初代互联网平台,搜狐经历过PC门户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今天的自媒体视频时代。它的「始终在场」本身就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仔细观察搜狐在本次马拉松活动的动作,可以看到搜狐的迭代思路,也能更好地理解今天行业发生的一切。 产品创新、差异化和社区温度“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安迪·沃霍尔的这句话是自媒体时代的精准注脚。只要有一技之长,人人都可以用图文、视频获得关注、认可甚至是收入。这样的背景下,搜狐一直围绕着用户需求做产品迭代与更新,其新推出的两大互动社交产品搜狐新闻APP“时间线”和搜狐视频APP“关注流”,便是当下用户自由创作、获取收入的“新阵地”。 “时间线”是搜狐新闻内的社区,侧重于图文互动和思想交流,用户能在这里发原帖、写文章,也能像在贴吧一样转发盖楼,发表观点。“关注流”则是搜狐视频中的视频“社交场”,更注重视频与影像交流,这里有专业的知识播主、有年轻人分享生活vlog、也有各类国风舞蹈大赛。而且“关注流”自带收入模式,用户能用好内容获得实在的回馈。 虽然都能创作和互动,但仔细来看“时间线”和“关注流”是有区别的,此次搜狐新闻马拉松的传播过程中,“时间线”和“关注流”侧重的内容不同,其传播的重点、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时间线”专区发布的内容以马拉松热点为主,从比赛前、比赛中到比赛后全周期覆盖,及时更新最热、最新内容。官方账号“搜狐跑步”负责信息集锦;跑团参与者在“时间线”中预告参与跑前的心情,用户可以在转发区留言互动;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充分发挥“个人IP”的能量,在这里晒自拍、发合照,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搜狐视频的“关注流”则主打对马拉松赛事的全程直播。现场开设了两大直播间,一边是直播“幕前”各位跑者在跑步时的状态,另一边是由演员关凌、搜狐签约艺人卫然两位主持人组成的幕后直播间,负责和观众弹幕区互动、和跑者直播连麦,实时采访跑者的感受和状态。比如主持人在和徐梦洁连麦时她正跑完5公里,分享自己坚持的秘诀是“慢慢跑,找到自己的速度和状态就会很轻松”。全程直播、实时连线的玩法,也增加了用户的互动欲。 对用户来说,想要谈论最新发生的热点、新闻,“时间线”是一个相当开放的社区,想做更深度的互动和转发,喜欢影像媒体和直播,则更适合“关注流”。当然,用户也能“双线作战”,社交热点、视频直播兼顾。
产品迭代和升级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拿来即用,搜狐“时间线”和“关注流”两大互动产品的推出和应用,背后也透露出了平台的逻辑和目的。 一是产品创新。如今行业环境瞬息万变,身处其中必然得以变应变,这样才不会被时代的洪流抛下。张朝阳就曾提过“对产品极致的追求,不断地迭代,去更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时间线+关注流,就是搜狐在图文/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时代的创新产物。 二是找准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虽然目前各家互联网平台都在发力图文/短视频/直播载体,但平台还是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这样才会避免陷入同质化,吸引来真正“志同道合”的用户。 搜狐的做法是,延续产品原有的优势做细化和升级。搜狐新闻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媒体,本身就具有深度讨论的氛围,所以“时间线”可以充分利用其氛围实现互动交流;而搜狐视频近几年凭借知识直播出圈,养成了有用有趣的内容生态,《张朝阳的物理课》《星空下的对话》《科学演讲局》等深度内容都沉淀成了IP,在各自圈子里建立了不小的影响力,“关注流”正利用了丰富的生态来吸引用户共创和消费。 三是用社区温度留住用户。互联网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需求都会从拉新增长到用户留存转变,站在用户的角度,能在一个平台持久留存并保持活跃的关键在于平台独特的社区氛围和圈子。这正和张朝阳强调的“社区温度”不谋而合——搜狐的产品迭代不仅是关注“信息和人”的交互效率,更关注“人和人”的交互效率和温度。 “时间线”“关注流”的底层逻辑也是如此,所有的内容都是来自于关注的“人”而非平台算法推荐,在相互的转发交流中构建了一个个圈子,加强用户黏性。 变化的环境和一贯的主张从“时间线”“关注流”这两个业务迭代可以看到,产品迭代是拥抱变化的结果,但搜狐在迭代过程中有自己一贯的主张,拥抱变化,积极创新,让创新服务于自身的价值主张。这是搜狐在浪潮中「始终在场」的关键原因。 事实上,如今互联网环境多变且波动——无论是技术环境、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方式始终在变化,因此互联网公司需要对环境变化保持敏感,在产品/机制/运营等层面不断创新。而搜狐从PC端到移动端,再到今天的“时间线”和“关注流”,已经完成了多轮自我迭代。 但仅仅是跟随浪潮,并不足以让公司有能力与浪潮共舞。公司需要有自己的主张,坚守正确的价值观,不然很容易在变化中迷失。 搜狐一直以来的主张格外清晰——坚持深度且有价值的内容。不管是搜狐媒体坚持“新闻内容质量和正确性”,还是把知识直播纳入媒体矩阵,让教育“普惠”,又或者贯彻健康生活理念(马拉松活动的长线坚持),这些领域行业里少有人去做,但都和普通你我的日常息息相关。 “我们希望创办的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快钱,而是要提供某种价值,是有益于社会的长期价值,这个企业才能走得很远。”张朝阳曾强调。
表达价值主张的同时,搜狐也用身体力行让主张落地。 例如,搜狐新闻一直坚持“准确可靠”的价值主张,以“内容为基础+精品账号”的组合来保证内容兼顾产量和品质——用优质深度的内容来吸引和留存用户,保证内容的品质;同时筛选出一系列垂类精品账号,让作者与读者因为订阅产生更紧密的联系。用户因为看到想看的内容而坚持留存,作者因为读者的回馈而持续创作,源源不断的创作生态就此养成。 长视频平台大战中,搜狐视频又靠独特的主张“闯”出了一条新路。搜狐视频一直加码知识直播布局,一边覆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学科领域,一边又在泛知识领域持续深耕。《张朝阳的物理课》《星空下的对话》《科学演讲局》如今都长成了成熟IP,打出了行业声量。
自制剧和自制综艺作为最开始的“基本盘”内容,近几年也在持续输出精品。“小而美”的制剧理念下,搜狐推出了《为你逆光而来》《青梅酸酸你微甜》《夜城赋》等一系列热度和喜爱度兼具的甜宠剧;综艺方面则是在深度与切入点做创新,包括与不同行业的话语领袖探讨社会、人文、文化,增加综艺的厚度。此外,搜狐也在传统的热门综艺类型中做垂直细分,热播的《暑于我们的夏天》《这样的你》《今天我当班》都以独特视角和创新呈现受到年轻人欢迎。
搜狐新闻马拉松不只是一场平台活动,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行业与搜狐动向的窗口。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中,搜狐秉承创新精神,把一个有意义的活动持续做下去,这一行为本身反映了搜狐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的发展要义是“普惠”,让更多的用户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初代互联网平台搜狐是普惠的信徒,从图文到社交到直播,它在“变与不变”中找到了独有的平衡感。“时间线”和“关注流”不是开始,也不代表着结束,互联网环境风起云涌,搜狐也将持续「在场」,创造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