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新闻稿,要靠“网梗”出圈吗?
01传统媒体
“脱下长衫”
新媒体时代,海量资讯霸屏,新闻产品面对着生产周期更短,存续时间压缩等令媒体人挠头的竞争场面。
与此同时,年轻网民数量和活跃度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互联网的语言环境。
为了使新闻更具吸引力,传统媒体纷纷“脱下长衫”,“网梗”得以“登堂入室”,新闻文本在近几年出现网络化、个性化、流行化的趋势。
这种趋势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首先,“网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某些时候被视为民意的集中表达。
作为传统媒体,你用的“梗”我都懂,无疑是快速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引起受众关注的一条捷径。
“网梗”官方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从“给力”上头条开始的。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作为标题。其中“给力”二字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引起了广泛讨论。
此后,“给力”这个网络流行语也以此为标志正式被官方认可,被收录于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版的《新华字典》。
其次,新媒体语境下“网梗”的运用,突破传统新闻的局限,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
和新闻稿件顾全“5W1H”的基本操作不同,“网梗”的加入用最精炼的语言传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和内涵,用字节俭但效果更佳,可以说是新闻产品提升“性价比”的一种尝试。
“YYDS”“谁懂啊”“泰裤辣”,凝练最精简的文字,传达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绪态度,对于要靠吸引力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闻产品来说,可谓事半功倍。
02牵手“网梗”
成新常态
在当下的舆论场上,主流媒体和“网梗”牵手正在成为一种新常态。
改变了高高在上教条式的宣传“口吻”,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尝试用“网梗”把硬新闻进行“软改造”。
但受限于汉语运用的基本规则以及主流媒体的价值观导向,“网梗”运用在新闻稿件上,有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首先,由于表达中欠缺规范,场景选择相对随意,“网梗”的运用有可能造成不良的导向作用。
甚至一些传统权威媒体开办的官方账号,也有语言使用过分随意的现象。
2020年5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某官方微博账号用了“好看到原地爆炸”的网络流行语来形容,这种场景下使用这一流行语是不妥当的,容易产生歧义。
其次,新闻稿件的受众群体广泛,尤其不限于网络用户,因此除了要照顾“网感”略差的中老年受众群体,也不能忽视“网梗”对于青少年语言系统形成阶段的重要影响。
一些过分异化或生僻晦涩的网络语言, 不仅会引发部分人群的阅读障碍,甚至潜在着引发歧义的可能。
03“网梗”
择优录取
新闻作为历史的底稿,有其严肃性,在“网梗”的使用上更应审慎。
而如何更好地使用“网梗”,将其与新闻内容理性融合,是媒体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新闻不只是社会信息传播媒介,同时其还发挥着社会价值导向、舆论导向的作用,因此对于“网梗”的使用,媒体应当有所选择。
有的语义明确、风格清新、诙谐幽默、表达力强,如“主打一个XXX”“电子榨菜”“多巴胺穿搭”等,可以适度使用;而有的格调低下、粗鄙恶俗、野蛮暴虐、充满戾气,如“高逼格”“逗比”“滚粗”等,则应避免使用。
在正确引导舆论的前提下,注重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字形式与内容的整合。凸显权威媒体的优势,是新闻机构为正确使用“网梗”树立标准做出的努力。
虽然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新媒体让新闻作品未必都见诸纸端,但新闻工作者仍要对语言文字怀有敬畏之心。
只有在叙事语言上精益求精、准确明晰,新闻作品才能更具权威性与可信度,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更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改进,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令传播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章:
新媒体新闻语言网络化趋势与规则意识
作者:谢鲁德 李雪萌
传统媒体应当慎用、善用网言网语
作者:蒋玉鼐
-阅读推荐-
有人悄悄清空社交账号……“官号”被举报“标题党”,你怎么看?
想和大家分享你的“传媒观点”吗?
投稿邮箱就在这里:
投稿一经采用,有好礼相送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