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

admin 国际国内 22

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国家金融信息大厦开展。

本次展览精选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历史经典照片,不少珍贵资料为首次披露。展览包含浴血新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时空巨变、富民厚生等多个篇章,从百姓视角出发,以视觉逻辑为线索,全景展现新中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从9月26日开始,我们把“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的所有照片“搬到”这里,呈现给大家。今天展示的是这个展览中的“百花齐放”(上篇),共20张照片。

时代东风浩荡,激活“一池春水”。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神州大地升腾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从五千年历史深处走来的文明古国,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上焕发新的风采。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在京剧《贵妃醉酒》中扮演杨贵妃。新华社发

点评人物动作造型传神,画面色彩丰富。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2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55年12月,甘肃文化局主办的电影放映训练班上,学员们在检查电影放映机和电影片。新华社记者 赵淮青 摄

点评场景别致,侧光形成人影填补左侧空白,丰富视觉形态。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3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56年9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浙江昆苏剧团演出的《十五贯》拍摄成舞台艺术纪录片。新华社记者 杨溥涛 摄

点评复杂视觉元素分布有序,电影机的出现满足观者对戏外事的好奇心。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4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57年4月,人们在北京蟠桃宫庙会上观看拉洋片。新华社发

点评画面生动而鲜活,极具时代特征且饱含未尽之意,主体身姿引发观者强烈好奇。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5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57年4月,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郭启儒于武汉长江大桥合龙前夕,在工地向工人们作慰问演出。新华社发

点评场景信息丰富有层次,人物表情生动且富于感染力。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6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安徽巢县庐剧团演员在田头为农民演出。(1962年6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 何竟成 摄

点评开放的演出环境中,表演者精神饱满昂扬,与观众互动感强。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7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64年3月8日,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在北京北海公园教唱歌曲。新华社记者 薛铁军 摄

点评被摄主体情绪饱满,感染力强。四周观众细节满满,画面视觉信息丰富。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8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64年8月30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牧民在赛里木湖畔欢乐歌舞。新华社记者 穆青 摄

点评舞者身姿活跃,且对面前观众及乐手具有强大号召力,热烈欢快情绪扑面而来。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9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64年10月,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首次演出。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 摄

点评经典点题画面,照片色彩鲜艳饱满,舞台造型优美夺目。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0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福建漳州的农村青年在书摊上选购书籍。(1965年11月27日发)新华社发

点评照片层次饱满,读者专注的表情令满满的求知欲充盈于画面。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1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20世纪70年代,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队员在草原上为牧民演出。新华社发

点评照片呈现黑白染印转彩色效果。表演者与观众交互交融,远处景物良好展现画面三维空间,环境层次丰富,生动耐看。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2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70年拍摄的舞剧《红色娘子军》剧照。新华社记者 陈娟美 摄

点评在设备和感光材料条件受限的彼时,精准清晰捕捉高速运动的舞蹈奔跳动作,显示摄影者深厚的抓拍功力。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3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72年4月27日,北京木偶剧团成员在市第一幼儿园为小朋友们演出。新华社发

点评懵懂可爱的小朋友与台上幕后的演员形成有趣对比和互动,欢快气氛溢出画面。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4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74年8月30日拍摄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墓坑发掘施工现场。新华社发

点评俯拍凸显墓坑层次与深度,环境中人物小小的身影与巨大墓坑之间的鲜明对比,彰显现场的壮观气势。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第15张图片-黑龙江新闻八

1975年9月,秦始皇陵东侧出土大批陶兵、陶马珍贵文物。新华社记者 安克仁 摄

点评考古学者与兵马俑彼此呼应,使陶俑犹如被赋予生命与呼吸。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青铜组的工人在复制春秋时期的青铜莲鹤方壶。图中左边的一只是原件,右边的是复制品。(1978年6月5日发)新华社记者 韩居策 摄

点评逆光有助于塑造被摄体形象,画面氛围感十足。

甘肃麦积山文物研究所会同敦煌莫高窟和省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修复麦积山石窟大佛。(1982年12月7日发)新华社记者 李生才 摄

点评石窟佛像的“大”与木架上下两层研究修复技术人员的“小”形成有趣对比。

2022年6月1日,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清理铜神坛。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点评考古学者身体姿态特殊而引人,大量青铜文物形成杂乱却极富魅力的背景,令观者敬畏,并感受到珍贵文物的神圣与考古工作的严谨。

上海市民在街头跳老年迪斯科。(1989年12月12日发)新华社记者 王子瑾 摄

点评瞬间抓拍准确生动,主体夸张的表情和舞姿,让热烈与欢快充满画面,富于感染力。

1991年3月2日,重庆市民在街心公园跳交谊舞。新华社记者 刘前刚 摄

点评山城独特的地理特征造就画面高低层次,上方观众与下方舞者形成有趣的互动关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