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阳光少年报》发行量突破150万份,引起业界、学界的广泛关注。12月24日,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南广播电视台承办的“融媒体时代的产品创新发展路径——《阳光少年报》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学者对《阳光少年报》的成功进行充分探讨,共同把脉,如何让融媒体时代的产品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媒体融合10年来,主流媒体经历了从强势到衰落又到振兴的过程,转型发展依然在路上。《阳光少年报》和青少年教育的融合是一大特点,但最重要的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刘思扬说,《阳光少年报》以用户为中心,很好地处理了主流价值与儿童特点的关系;注重体验,利用大数据思维,通过互联网获取用户数据、了解用户的习惯,更好地服务用户;商业模式提供的是产品和服务,拒绝刊登广告,颠覆和挑战传统行业规则和商业模式。
对内容的极致追求
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主管、大象新闻主办的《阳光少年报》,主要是给孩子讲述时事新闻,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解读刚刚发生的时事热点,从而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凭借一袭衣袂飘飘的《唐宫夜宴》一炮走红的河南广播电视台,在融合传播上不断有亮眼的成绩,带着广电基因的《阳光少年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河南广播电视台台长王仁海说,《阳光少年报》的突破是聚力融合传播的创新实践,“我们这几年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还是以优质内容生产打造品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通过品牌来带动营收”。
打造品牌的过程,阳光少年报社社长黄宁将其形容为“心无旁骛打磨产品”。“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我们没有放弃对内容的极致追求。为了孩子,对每一个字心存敬畏,这是我们的信条。”黄宁说,为了追求品质,保证孩子的阅读体验,《阳光少年报》有很多不近人情的规矩,比如主笔写作之前,必须看够10万字资料,掌握足够的背景知识,把新闻彻底吃透再讲给孩子听;再比如同样一个选题,两位主笔写,谁写得好上谁的;报纸拒绝广告,包括各种形式的植入广告;使用大豆油墨,做到了纸品可溯源……
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胡占凡对《阳光少年报》十分熟悉,因为他的外孙是《阳光少年报》的铁杆粉丝。他说,《阳光少年报》定位十分清晰,文笔完全是符合少年的,“据我所知,为了办好这张报纸,报社对主笔做过专门的训练,训练如何把成人的新闻改造成少儿新闻,让儿童能看懂。这个训练是极其必要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原副会长陆士桢也不断强调儿童视角,在她看来,《阳光少年报》的很多创新和变革,都围绕着大视野下的儿童视角和认知所展开。
《阳光少年报》每一个主打稿件的最后,都会有一个“小卡片”,上面有一个词和一段话,让每个新闻故事都指向一个“核心素养要点”。这样,报纸内容就能与国家倡导推行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融为一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唐绪军看到,《阳光少年报》还把涉及的教材内容标注出来,比如报纸上提到上海交通大学的项目“探测实验数据找暗物质”,概念比较抽象,但是文章会指出暗物质构成的奥妙,并指出教材在哪儿会涉及相关知识点,帮助用户增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既了解了时事又巩固了知识。
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阳光少年报》不断收获很好的口碑,朋友间的交口称赞在互联网上形成了口碑裂变。
对发行的持续创新
在《阳光少年报》的“读者地图”上,除了港澳台,它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阳光少年报》仅有20%为河南省内发行,省外占比达80%,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阳光少年报》小读者最为集中的地方。以北京为例,《阳光少年报》发行量突破15万份。
巨大的销量,要求强有力的支撑体系,以保证服务体验。周报一年几十期,这就意味着几十次快递,成本难以承受。但《阳光少年报》偏偏做到了单份报纸也能每周快递到家。“在创刊的前3年,《阳光少年报》处于处处碰壁的状态,也让我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不必对传统的生态抱有幻想,我们应该倾尽所能走一条自己的颠覆之路,丢掉依赖,拥抱市场,拥抱互联网。”黄宁说,《阳光少年报》放弃了传统发行的投递渠道,搭建了自己的仓储分拣系统、渠道运营系统、品牌后援系统,通过一系列高效的电商运转体系大大降低快递成本。他们还设计了丰富的产品投递组合,能满足客户对时效和实惠的不同需求。
在营销方面,黄宁说,《阳光少年报》探索出一条公益种草、大V领跑、私域跟进、社群转化的流量通道,效果很好。比如大V孙悦对《阳光少年报》核心的卖点产品理念进行深入理解,然后录制了一个不到3分钟的短视频,5天时间这条短视频点赞超过7万,累计观看750万,销售《阳光少年报》超过1万单,成交额200万元以上。
“《阳光少年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各种要素可能的组合性,在发行、用户组合方面有了相应的支撑,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纸质报纸。”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说,《阳光少年报》提供了全媒体时代利用技术条件进行媒介表达的创新可能性,创造了一种样例、一种可能性。(袁舒婕)